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始于1987年创建的计算机及应用专业。1994年12月,以该专业为主体,与学校基础部计算数学教研室、学校计算中心合并组建了计算机系。随着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快速发展,经历了十余年的开拓进取,我校的计算机与信息学科专业不断发展壮大,于2008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5年更名为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
学院拥有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试点,设有计算机科学系、信息科学系、软件工程系、网络工程系4个教学系和1个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部。拥有安全信息系统及工程1个博士二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人工智能1个自主设置硕士二级交叉学科,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1个专业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5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研究生、本科生2100余名。
学院具备雄厚的师资力量,拥有一支朝气蓬勃、职称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06人,其中专职教师7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45%以上。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4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人,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三秦英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1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人;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陕西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2个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
学院具有优良的办学条件,拥有1个矿山工业互联网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陕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西安市矿山工业互联网重点实验室,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可视化测控技术研究所、矿山工业互联网工程研究中心、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4个研究所(中心),实践教学管理中心和计算中心2个实验教学中心(含8个专业实验室)及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拥有小型计算机系统、云计算与大数据系统、深度学习服务器等各类实验和科研设备1000余台,可以承担全院师生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学院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已经形成鲜明特色,分别在人工智能应用、煤矿灾害智能预测、矿山领域软件工程、智能视觉计算等研究领域取得多项重要的成果。近年来,承担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300余项,获得多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和科学技术成果奖。
学院是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促进内涵式发展,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并重发展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教育质量工程,培养知识+能力双重结构的应用型人才。学院全体师生将立足新时代,把握新机遇,与时俱进,全力开拓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美好的未来!
(2025年3月更新)